弟弟是哥哥介紹過來的,長得眉清目秀,英俊瀟灑,1.70米左右的個子,身體健康,充滿活力,人也非常的忠厚🌤🌫🐞老實。哥哥性格外向,善于交際,他性格內(nèi)向,不喜歡出門,空下來常在家里看看書,做做家務(wù)。
本來⤴🌑🏼弟弟阿心下放到鄰縣的一個小山村,離這里五六十里路,生活大同小異。哥哥阿躍到慶豐村七八年當(dāng)中,人們對他的印象不錯🅱🌠。他想到弟兄兩人在一起有個照應(yīng),于是向金山大隊書記提出申請,讓弟弟過來,大隊經(jīng)過商議,同意了。
初春的夜晚,乍暖還寒,🦏🏽阿躍今天特別的高興,他是一位活躍分子,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玩。金山大隊下放的知青有20多人,平均每個村2名。有的村三四名,或🗻🎊🌹者五六名,這要根據(jù)村的大小和需要而定。
他們大都是來自常州、無錫、鎮(zhèn)江等城市的知青。因為有些文化,人們對他們都比較友善。一是年青,喜歡熱鬧。二是團♎結(jié)一起有力量。他們常常聚在一起,有事共同商量解決,同時聯(lián)歡,消除寂寞、生活中的煩惱,尋找快樂!
今天他把周圍🎽🌡🧙村上五六名要好的知青找來,在🐹家🔋🗣里聚會。
煤油燈發(fā)出淡淡的光芒,破舊的門雖然關(guān)著,風(fēng)還是從隙縫里鉆了進來,火苗飄忽不定著。一張木桌,表面凹凸不平,卻是櫸樹做成的,倒也厚實。四🤝條腿的板凳,簡單不加修飾,和木桌一樣,上面的紋路清晰可見。地面象鋪著一層沉重的淡黃色,一掃依然是灰塵。廚房和客廳是通的,用一小圓木支撐著,下面墊一塊石頭。灶頭也是土塊砌成的,灶面貼一層磚頭,以用來整潔。兩只大鍋,一只燒飯,一只炒菜。里面的那只大鍋,也作燒豬食之用,大家過來日子是清苦的,能養(yǎng)些雞鴨,過年養(yǎng)頭豬,也能改善伙食,生活好一點。
灶頭邊上👯🆑🐅放著一只水缸,旁邊🐊是一只放碗筷的竹柜,是請村民幫忙編制的,雖用🤲😦了五六年,看上去仍很新。
灶頭后面燒火的地方,堆放著一些柴,山坡上割回來的茅草容易燃,燒起來火大而軟,非常柔和,比稻草還要易著。村上分配的稻草肯定是不夠燒的,荒坡上的枯樹竹枝撿的人多,常常輪不到他們,只撿到一點。有時村民們會自發(fā)組織起來,去三十里外的西山去撿柴。通常要起大早,天還沒亮,他們就出發(fā)了。到了山上還要小心,大家都沒柴燒,方圓幾十里的村民,都會想到上山砍柴。住在山下的村民為了保護資源,有人看護,不讓他們砍。所以他們必須向更深的地方,荊棘叢林,懸崖峭壁,沒有路的地方跑。中午吃點干糧,喝點礦泉水,割上一擔(dān)茅草,或者松枝等等,足有一二百斤重,傍晚時趕回家。一來一次五六十里,還要爬山,來一趟不容易,盡量多挑點,往往壓得人🛥喘不過🛶✝📫氣來。腿象灌了鉛🍺💳一樣抬不起來,茅草或者松枝等都是拋物,兩大團。只看到兩只草球在前行,根本看不到人。